路博邁股票研究團隊
資深醫療保健分析師 : Terri Towers, PhD
新冠肺炎疫情現況
美國加強採檢高風險族群,導致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攀升。另一方面,近期傳出關於新冠肺炎療法的好消息,讓我們在這波疫情之中看到一絲曙光。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數目已超過23萬人,其中歐洲成為全球疫情的重災區,且毫無意外地美國疫情也日益升溫。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12月下旬開始在中國肆虐,最終確診人數停留在約8.11萬人,其中87%的病患已康復。南韓也是呈現類似的情況,且死亡率極低,僅有0.9%。
歐美疫情現況 :
歐洲 :
- 義大利儼然成為全球疫情的重災區,目前已有超過4.1萬人確診,且疫情仍未出現趨緩的情況。義大利目前的死亡人數已超過中國,累積來到3,405人。
- 西班牙與德國的確診案例數目都在1.5萬人以上,但是西班牙重症患者的比例高於德國(德國確診人數為14,544人,死亡人數為43人,比例僅0.3%)。
- 法國確診人數突破9,100人,死亡人數為265人。
美國 :
- 目前美國確診人數超過1.1萬人,其中超過4,000例在紐約州,光是紐約市就有2,500個確診案例。
- 目前美國確診死亡人數為161人,其中21起死亡案例在紐約州,紐約市佔11起死亡案例。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死亡率為1.4%,遠遠低於3月18日紐約時報預估的驚人數字。
- 接下來,我們預期美國的確診人數將上升,因為美國擴大採檢規模並縮短檢測時間,但是我們認為最終確診死亡率仍將低於1%。
新冠肺炎採檢現況 :
- 我們一再強調美國必須要擴大採檢規模,以更精準掌握實際的疫情擴散速率。目前,美國的感染率約為11%,死亡率維持在1.58%上下。
- 此外,加快採檢的速度有助於立即隔離確診病患並進行疫情調查,此舉加上減少社交活動等措施應有助於限制疫情擴散。
- 現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緊急動用大型病毒檢測平台-其中包括Roche、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與Hologic,將每天的採檢能量推升至1萬例,且必要時可在參考實驗室(reference labs)LH 與DGX的協助下,將每日採檢能量從1萬人提升到3萬人。
- 然而,隨著採檢範圍擴大並以高風險且有症狀的族群作為採檢重點,近期內確診比例將持續增加。隨著越來越多人接受採檢,日後的確診比例有機會穩定下降。
美國醫療體系能否承受暴增的採檢量,特別是最近有知名專家推測美國可能有高達20%至60%的人口已經遭到感染,這對於醫療體系的影響為何?
- 首先,所謂60%的預估數字包括「無症狀感染者」,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受到病毒感染,甚或是曾經感染但已經康復。
- 其次,根據美國的年齡族群分佈以及易受病毒感染的高風險族群(50歲以上的人口佔9,000萬人),美國預估約有1,350萬到1,800萬(約15%至20%的人口)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其中約有67.5萬到90萬需要採取重症醫治。
- 2019年,全美總共有6,150家醫院與92.5萬張病床,全年住院人次總共3,630萬人。故此,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醫療體系造成的壓力確實值得擔心,但是倘若感染率能夠維持在7.5%,屆時美國醫療體系仍有足夠的承擔能量(目前,美國疾病管制局估計感染率約為10%至11%,感染率數字之所以偏高乃是因為目前針對住院與重症患者加強採檢所致)。此外,現在也陸續傳出年輕人確診的消息,因此我們正在密切觀察疫情傳播情況,以及感染率是否會出現變化。
- 很明顯地,我們不能輕忽主要城市爆發群聚感染的可能性。 一旦爆發社區群聚感染,病床數與呼吸器的供給可能會面臨壓力。儘管如此,目前政府呼籲減少社交活動,此舉應可像先前中國封城一樣減緩疫情傳染。因此,接下來25天將是美國疫情發展的關鍵期。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何時會達到高峰?目前有哪些可能的療法或是疫苗?
- 我們研究多個不同的傳染病模型,結果顯示美國的疫情傳播趨勢與中國相近,雖然沒有像義大利那般嚴重,但也沒有像韓國那麼好。然而,現在美國的疫情才剛開始傳播,且接下來一週將擴大採檢,這些傳染病模型可能也會跟著修正。
- 幾天前,美國才剛開始呼籲民眾減少社交活動,因此可能要再過2到3個星期才有機會看到新增確診案例下降,而疫情曲線最快要到4月底、5月初才有機會出現平滑化的趨勢。
- 最後,儘管美國距離疫情高峰期還有1.5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是我們仍不曉得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具有季節性,因此可能重複發生。儘管如此,到了秋天病毒傳播速度可能會減緩,群聚感染的案例也可望下降。
以潛在的療法或疫苗而言,目前我們對於氯奎寧(Chloroquine)與瑞德西韋(Remdesvir)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氯奎寧(Chloroquine)與瑞德西韋(Remdesvir) :
- 氯奎寧屬於學名藥的一種,藥物供給量相當充足。瑞德西韋是一種抗病毒藥。目前非正式的報告顯示,兩者對於新冠肺炎都具有療效。
- 3月1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同意「加速」審核氯奎寧作為新冠肺炎的治療用藥。然而,此話一出令外界摸不著頭緒。
- 事實上,氯奎寧早已通過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審核,可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氯奎寧屬於學名藥(藥品名為「必賴克瘻」),價格低廉且可大量供給,具備抗病毒與抗發炎的效果,適合以口服方式治療新冠肺炎。
- 根據法國使用氯奎寧治療20位新冠肺炎病患的結果顯示,病患體內的病毒量減少70%以上,若搭配使用抗生素azithromycin,病毒量更可減少98%,效果令人驚艷。
- 瑞德西韋目前正在中國進行兩個臨床試驗,其中一個由國衛院主持,另一個則是由吉利德負責的兩項第三階段試驗。目前,非正式的實驗結果好壞參半,因為瑞德西韋須採靜脈注射,且必須在染病後7到8天內投藥方有療效。儘管目前各界的希望都放在瑞德西韋身上-我們也是如此,但是吉利德告訴投資人瑞德西韋不具商業潛力,且合成的過程複雜,近期內最多只能產出10萬劑的份量,但是將試著擴充產能。此外,中國的一家生技公司正試著生產瑞德西韋的學名藥;一旦成功量產,吉利德的商機也將打折扣。
其他抗病毒療法與抗體 :
- 此外,醫界正在測試其他既有的抗病毒療法。昨天中國公佈的研究報告顯示,洛匹那韋(Lopinaivir)/利托那韋(Ritonavir)合併療法無法治療新冠肺炎(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法匹拉韋(Favipravir)的試驗結果好壞參半,但是確實有助於清除病毒。儘管如此,由於法匹拉韋具有藥物毒性,因此韓國決定不加以採用。故此,我們亦對法匹拉韋採取觀望態度。
- 其他已經上市的肺炎治療用藥(例如羅氏藥廠的Actemra以及REGN/SNY的Kevzara),以及抗體藥物(Takeda、Regeneron、Vir Biotech)都值得我們注意,但是目前臨床試驗尚未開始,最快要等 到2020年底或是2021年初才會發佈研究數據。
- 最重要的莫過於疫苗的開發:目前,Moderna新開發的mRNA疫苗試驗進展最快,6月初應可發佈針對健康人類的試驗報告,並在6月底決定是否要進行第三階段試驗。我們認為疫苗應可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問世,率先對醫療人員施打,並在2021年下半年擴大施打對象。
- 最後,媒體報導鮮少提及一點:儘管大範圍的疫情傳播會帶來百害,但我們認為唯一的益處或許是可以造就群體免疫的效果。未來一周,當參考實驗室協助採檢的案件數據報告出來,美國應該開始公佈新冠肺炎的康復比率以及總採檢人數。屆時美國疾病管制局將在每天下午4點發佈相關數據。
總體而言,我們對於目前政府採取的抗疫行動充滿信心,且採檢範圍擴大、檢測時間也縮短。我們仍需監控新冠肺炎對於醫療體系的整體影響,但是我們審慎樂觀地期待最終有效的療法將問世,且在疫苗問世前,氯奎寧應可協助我們持續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