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與政治面的消息已左右市場表現好一段時間。上週,經濟數據終於打敗美國國會彈劾川普、香港反送中運動、英國脫歐等事件,重新贏回市場關注的眼神-因為經濟數據表現令市場失望。
信心蒙塵
上星期二,供應鏈管理協會(ISM)公布最新的美國製造業統計數據,令投資人的信心蒙上一層陰影。相較於前一個月份,9月份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大幅下降至47.8點,直接打臉經濟學家對於經濟復甦的期待。在ISM調查的18個產業之中,共有15個產業呈現衰退走勢,創下10年來最低迷的調查結果。
同一時間,Markit公布9月份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最終統計結果,表現優於ISM的統計數據,並顯示近期逐步回升的趨勢。
ISM與Markit的統計結果之所以會出現落差,或許是因為ISM以大型跨國企業做為主要的調查對象。投資人看到ISM公布的統計數據後,開始擔心美國遲早會受到全球製造業活動趨緩的影響,且大型企業受到的影響終將會擴散到內需導向的小型企業身上。
這次不一樣?
回顧這次如此長期的景氣擴張循環,此次製造業活動趨緩並非首例。歐元區與美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都曾在2011年與2013年之間陷入萎縮,且美國亦曾在2015-2016年的冬天跌破50點的榮枯分水嶺。儘管如此,同時期波動度較低的非製造業經濟活動仍維持穩健的表現,最終產品庫存亦回歸常態水準;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我們經歷的只是景氣循環中期的成長趨緩而已。
然而,這次是否不一樣?
2011年至2013年間,歐債危機衝擊製造業活動,對全球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帶來又深又廣的威脅。隨後,歐洲央行表示準備隨時採取積極的因應措施,旋即刺激經濟活動強勁復甦。
2015至2016年間,投資人日益憂心中國經濟成長的前景,加上國際油價重挫,導致製造業活動開始走下坡,當時以中國與美國受到的衝擊尤其顯著。隨後,中國果斷地採取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成功推升經濟成長動能;在美國,能源價格下跌重創當時正在起飛的能源產業,但是對於整體經濟的影響有限。無論是在哪一個危機時期,當年消費者與企業信心並未受到嚴重打擊,但如今大家似乎相對缺乏信心。
美國經濟諮商局公布的CEO指數在第三季度大幅下滑,寫下2009年以來最低的水準,同時企業資本支出不斷下滑,全球資本財產業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因而自今年1月起持續處於萎縮狀態。
然而,眼前全球經濟正面臨的種種挑戰-中美貿易戰爭、英國脫歐、民粹主義崛起、以及美國總統選戰日益白熱化-似乎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解決。此外,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也已經到了極限,且景氣循環又延長了三年。
「暫且」無須擔憂
製造業的疲弱表現讓投資人更加關注上週四公布的服務業調查報告與週五公布的非農就業人口數字。
儘管製造業的表現趨緩,但是各界普遍認為服務業展現的韌性,以及就業人口、薪資成長、與消費者信心帶來的支持,乃是阻止製造業活動趨緩拖累經濟全面衰退的幕後功臣。
一如製造業的調查結果,服務業的調查報告同樣出現分歧的現象。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表現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在溫和但穩定擴張的水準,但是ISM的調查結果卻是低於預期。歐洲的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同樣表現疲弱。
薪資就業人口的統計結果好壞參半。整體非農就業人口的數字如預期地低於前一個月的水準。此外,私部門就業人數也是同預期般的下滑(不含負責普查工作的臨時雇員)。儘管,美國平均時薪成長幅度不如預期,但是情況並沒有像上週稍早公布的數字那樣糟糕,且失業率下降至史上最低水準。
故此,目前我們暫且無須擔心未來6到12個月會發生全面性的經濟衰退,且眼前製造業的疲弱表現,可能只是此次景氣循環的第三度趨緩而已。儘管如此,我們仍舊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政治尾部風險仍高、央行與投資人緊盯各項經濟數字,仍將是市場波動的潛在因子。
本週重點回顧
- 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 9月份上升1.0點至51.4點
- ISM製造業指數: 9月份下降1.3點至47.8點
- 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 9月份年增率為0.9%
- ISM 非製造業指數: 9月份下降3.8點至52.6點
- 美國就業報告: 9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3.6萬人,失業率下降至3.5%
未來一週觀察重點
- 10月8日星期二:
- 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
- 10月9日星期三: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記錄
- 10月10日星期四:
-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 Andrew White, 投資策略部
最新市場趨勢截至2019年10月04日
市場指數 | 週初至今 | 月初至今 | 年初至今 |
股票 Equity |
|||
標準普爾500指數 S&P 500 Index |
-0.3% | -0.8% | 19.6% |
羅素1000指數 Russell 1000 Index |
-0.3% | -0.8% | 19.6% |
羅素1000成長指數 Russell 1000 Growth Index |
0.6% | -0.2% | 23.1% |
羅素1000價值指數 Russell 1000 Value Index |
-1.1% | -1.4% | 16.1% |
羅素2000指數 Russell 2000 Index |
-1.3% | -1.5% | 12.5% |
MSCI世界指數 MSCI World Index |
-1.0% | -1.2% | 16.8% |
MSCI歐澳遠東指數 MSCI EAFE Index |
-2.2% | -1.8% | 11.3% |
MSCI新興市場指數 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 |
-0.5% | -0.4% | 5.8% |
STOXX歐洲600 STOXX Europe 600 |
-2.6% | -2.6% | 11.0% |
富時100 指數 FTSE 100 Index |
-3.5% | -3.3% | 10.5% |
東證股價指數 TOPIX |
-2.0% | -0.9% | 7.8% |
滬深300指數 CSI 300 Index |
-1.0% | 0.0% | 29.6% |
匯率及固定收益 Fixed Income & Currency |
|||
花旗2年期國庫債券指數 Citigroup 2-Year Treasury Index |
0.5% | 0.5% | 3.5% |
花旗10年期國庫債券指數 Citigroup 10-Year Treasury Index |
1.5% | 1.5% | 12.5% |
彭博巴克萊市政債券指數 Bloomberg Barclays Municipal Bond Index |
0.6% | 0.6% | 7.3% |
彭博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 Bloomberg Barclays US Aggregate Index |
0.8% | 0.8% | 9.4% |
彭博巴克萊環球綜合債券指數 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Index |
0.7% | 0.8% | 7.1% |
標普/LSTA美國槓桿貸款100指數 S&P/LSTA U.S. Leveraged Loan 100 Index |
-0.4% | -0.4% | 7.8% |
美銀美林美國高收益指數 BofA Merrill Lynch U.S. High Yield Index |
-0.5% | -0.4% | 11.0% |
美銀美林美國環球高收益指數 BofA Merrill Lynch Global High Yield Index |
-0.3% | -0.2% | 9.8% |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環球多元化指數 JP Morgan EMBI Global Diversified Index |
0.4% | 0.4% | 13.4% |
摩根新興市場政府債券環球多元化指數 JP Morgan GBI-EM Global Diversified Index |
1.2% | 1.4% | 9.4% |
英鎊兌美元 U.S. Dollar per British Pounds |
-0.1% | -0.2% | -3.5% |
歐元兌美元 U.S. Dollar per Euro |
0.3% | 0.7% | -4.0% |
日圓兌美元 U.S. Dollar per Japanese Yen |
1.2% | 1.1% | 2.6% |
實質及另類資產 Real & Alternative Assets |
|||
Alerian 上市有限合夥(MLP)指數 Alerian MLP Index |
-0.8% | -1.2% | 9.8% |
富時EPRA/NAREIT北美指數 FTSE EPRA/NAREIT North America Index |
0.4% | 0.3% | 26.0% |
富時EPRA/NAREIT環球指數 FTSE EPRA/NAREIT Global Index |
0.4% | 0.3% | 19.8% |
彭博商品指數 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 |
-0.5% | 0.2% | 3.4% |
黃金(紐約商品交易所 美元/安士)連續期貨合約 Gold (NYM $/ozt) Continuous Future |
0.4% | 2.7% | 18.1% |
原油(紐約商品交易所 美元/桶)連續期貨合約 Crude Oil (NYM $/bbl) Continuous Future |
-5.5% | -2.3% | 16.3% |
資料來源: FactSet, 路博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