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博邁為投資人回顧與展望本週金融市場三要事。
回顧過去:
1. 全球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超過1百萬人;美國失業率上升至4.4%
- 截至上週五,全球新確診感染人數突破1百萬人,當中以美國的病例數目最多,達到26.1萬人;至於義大利和西班牙則分別約為12萬人,而各地政府繼續加強採取防疫封鎖措施。
- 與此同時,中國感染人數持續下降,當局正陸續放寬對旅遊和企業復工的限制。
- 全球疫情大流行對經濟的影響已衝擊美國勞動市場,導致3月份的非農業職位數目大減70.1萬個,而截至3月28日的一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再創逾660萬人的紀錄;至於失業率則由2月的3.5%上升至3月的4.4%。在企業的裁員潮下,分析師預期失業率將進一步攀升。(FactSet)
2. 受到就業數據和病毒影響,美股上週下跌;油價因減產協議而反彈
- 美國就業報告的表現低於預期,加上全球疫情擴大,導致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上週下跌2.1%。另一方面,投資者繼續投向避險資產,使10年期美國國庫券殖利率下跌至0.596%。(彭博)
-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對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恢復談判並能夠達成減產協議感到樂觀,刺激油價在上週四飆升33.8%。據報導,兩國願意在其他產油國(包括美國)也加入減產行列下,每日削減石油產能1,000萬桶。有消息指川普和美國石油公司正商討關閉墨西哥灣的石油設施,以將石油日產量削減200萬桶,進而尋求促成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獲得談判成果。
- 據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俄羅斯將於4月9日(週四)重啟談判。儘管分析師相信減產計劃將有助於支持油價,但未必足以抵銷需求顯著縮減的影響,而布蘭特原油價格年初至今已大跌43.8%。(彭博)
3. 第一季回顧:疫情造成市場壓力
- 儘管美國聯準會已將利率調低至0%和擴大資產負債表,而美國政府也推出總值2兆美元的財政計劃刺激經濟,但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今年首季仍然下跌19.6%,是自2008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彭博)
- 礙於疫情影響需求,加上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掀起石油減價戰,導致能源類成為股價表現最差的類股,在第一季大跌50.5%;至於金融類股也備受重創,下挫31.9%。
- 固定收益市場方面,投資者湧入避險資產,使10年期美國國庫券殖利率在首季下跌至0.67%。此外,市場流動性緊縮和企業獲利引起關注,也使公司債券價格走低,其中違約風險較高且能源業在指數權重佔比較大的高收益債券,價格跌幅高於投資級債券。(彭博)
- 自1990年以來,每當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一季之內下跌超過10%,隨後的一季平均回升7%。(彭博)
展望未來:
1. 美國疫情將進入關鍵的兩週
- 美國總統川普警告,美國疫情在未來兩週最為嚴峻,呼籲美國人居家避疫。專家預測美國的死亡人數將上升,但增幅將取決於保持社交距離措施的實施情況。白宮目前預測,美國疫情將於4月中旬見頂。(彭博)
2. 聯準會將於週三(4月8日)公開3月利率會議紀錄
- 本次會議紀錄可能討論美國債市的流動性,此為聯準會近來陸續迅速採取行動,以緩解投資者急於套現的焦點議題。此外,由於增加就業也是當局的政策目標,相信會議記錄也將有商討對勞動市場的展望。
3. 經濟數據公布
- 4月9日,週四 – 預測3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分別微跌至4.8%及-0.9%。(FactSet)
- 4月9日,週四 – 預測3月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月增率為-0.3%,比2月的-0.6%為高。(FactSet)
- 4月10日,週五 – 預測3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月增率為-0.3%,低於2月的0.1%。(Fact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