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博邁為投資人回顧與展望本週金融市場三要事。
回顧過去:
1. 全球疫情與經濟放緩的憂慮導致股市重挫
- 由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死亡人數上升至超過200人,而確診個案也超過10,000人(截至1月31日),導致股市承受巨大的下跌壓力。多家跨國企業已經關閉在中國大陸境內的營業點、縮減營運和暫停前往中國出差,部分公司包括星巴克和億滋國際(Mondelez)已經預警,未來的盈餘表現可能會受疫情影響。
- 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上週下跌1.7%,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單在上週五已下挫約600點。投資者將投資由股票轉換至較穩健的資產,導致美國10年期國庫券殖利率回跌至比3個月國庫券殖利率為低的水準,並使殖利率曲線再次呈現倒掛的型態。亞洲方面,香港恒生指數在上週下跌5.8%。(彭博)
- 至於歐洲,最新公布的GDP增長數據顯示汽車業和製造業活動仍然疲弱,也拖累歐洲股市走低。歐元區在2019年全年經濟增長1.2%,是自2013年以來最慢的增長。歐洲Stoxx 600指數上週下滑2.6%。(FactSet)
2. 美聯準會修訂關於通膨率的措辭
- 一如預料,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上週維持利率水準不變,但稍為修訂關於通膨率的措辭,強調其貨幣政策取向是「推動通膨率回到該會所定的對稱性(symmetric) 2%目標」,有別於過去表示該會將尋求使通膨率「接近」所定的目標。
- 在「對稱性通膨政策」的方針下,2%目標並非通膨率的上限,而是當局將容許通膨率偶爾超過2%。
- 此外,聯準會對消費情況的形容詞也由「強勁」修訂為「溫和」,並預測經濟將「以溫和速度增長」。聯準會對經濟的評估與實際數據相符:上週公布的美國第四季GDP季增長2.1%,優於預測的1.9%,而2019年全年增長2.3%也比預期為佳,但年增率則是2016年以來最慢。(FactSet)
3. 科技和非民生必需消費業的盈餘表現局部抵銷工業的弱勢
- 標準普爾500指數第四季盈餘目前預測下跌0.3%,跌幅比1月24日預測的1.8%縮減。(FactSet)
- 目前該指數已有45%的成分企業公布業績,當中約有69%的EPS增長比預期為佳,但比例較五年平均值為低;至於收入優於預期的企業佔65%,比例則高於五年平均值。(FactSet)
- 蘋果公司(其股價在上週二上升2.8%)和微軟(其股價在上週四上升2.8%)的盈餘表現報喜,成為科技股盈餘表現的最大動力;至於亞馬遜(其股價在上週五上升7.4%)也成為非民生必需消費類股盈餘表現的主要貢獻。這些較佳業績的類股在上週有助於局部抵銷工業類股的盈餘弱勢,部分工業企業包括卡特彼勒(Caterpillar)已預警,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下,今年的需求可能下降。(FactSet)
展望未來:
1. 美股在2月通常表現不濟
- 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月的表現通常較弱,自1928年以來只有在53%的2月份出現正報酬,而平均報酬率為 -0.02%,反而是2月前的三個月(11月-1月份)傳統上為全年中表現最佳的3個月。(FactSet)
2. 美國民主黨首場總統初選選舉將於2月3日在愛荷華州舉行
- 這次愛荷華州的民主黨黨團會議將舉行多輪投票,而居於前列的總統參選人將按比例瓜分該州合共41張的選舉人票。愛荷華州黨團會議的初選結果過去對整個選情舉足輕重,而由於民主黨這次將公布各輪投票的總票數,以致選舉結果可能更為複雜。現時桑德斯在民意調查中的支持度領先,若他能夠在愛荷華州取勝,將有利於其贏得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而市場似乎對此感到憂心。
3. 經濟數據公布和美國總統發表國情咨文
- 2月3日, 週一 – 預測美國1月ISM製造業指數為48.5,比12月的47.2為高。(FactSet)
- 2月4日, 週二 – 預測美國1月ISM非製造業指數為55.1,較12月的55.0為高。(FactSet)
- 2月4日, 週二 – 美國總統川普將發表國情咨文,預期將展現樂觀的願景。
- 2月7日, 週五 – 預測美國1月非農業職位新增157,500個,多於12月的145,000個。(Fact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