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博邁為投資人回顧與展望本週金融市場三要事。
回顧過去:
1. 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法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
- 美國國會在上週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保護香港法案》,若總統川普簽署法案正式生效,該法案將要求美國政府對侵犯香港人權的中國官員進行制裁,並年度審查香港的自治地位。
- 這兩項法案可能為中美貿易談判添加複雜性。
- 儘管香港局勢繼續引發關注,阿里巴巴宣布在香港二次上市,募資接近130億美元。由於市場反應熱烈,阿里巴巴比預期提早半天結束認購,顯示在政治和市場紛擾下,投資者的需求保持穩健。
2. 貿易談判繼續受市場關注;歐洲央行新行長發表演說
- 對貿易協議的擔憂使標準普爾500指數上週下跌0.4%。儘管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法案,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中美雙方加強對話,刺激美股在上週五回升。兩國繼續就首階段協議進行談判,但雙方仍然在撤銷關稅和中方向美方採購農產品的問題上膠著。(彭博)
- 在歐洲,新任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首次發表演說,其觀點大致與前任德拉吉相若,並呼籲歐洲政府擴大開支,透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管齊下,刺激經濟增長和進行結構性改革。在當前貿易緊張關係下,歐洲的出口型經濟已備受衝擊。
3. 美國零售商盈利表現穩健
- 美國零售商Target第三季每股盈餘(EPS)增長和獲利預測強勁,優於分析師的預測。實體店及數位通路銷售額合計在第三季上升4.5%,也使此公司在過去兩年每季均出現銷售增長,刺激股價在上週攀升12.2%。(彭博)
- 儘管居家用品連鎖供應商Lowe’s的季度銷售表現一般,但第三季盈餘表現優於預期。此外,Lowe’s也調高全年獲利預測,並計劃最早在明年結束在加拿大的34家分店以改善營運。Lowe’s股價在上週上漲2.3%。(彭博)
- 標普500指數第三季的混合EPS年增率為 -2.2%,比9月30日預期的 -4.1%為佳。而在第三季,有75%的非民生必需品產業企業的盈餘增長表現優於預期。(FactSet)
展望未來:
1. 節日市場成交量;關注感恩節購物趨勢
- 在美國感恩節假期前的市場成交量通常偏低,而緊隨感恩節後的兩個工作天Black Friday (黑色星期五)及Cyber Monday (網路星期一),為美國全年中規模最大的促銷活動之一,相信銷售額將對企業第四季盈餘表現起指示作用。
2.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和其盟友舉行會議 12/5-6
-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可能會公布首次公開招股的國營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之最後定價。
- 市場擔憂石油需求放緩和部分產油國(如伊朗和奈及利亞)對減產協議的履約率較低,將影響投資者對2020年首季石油市場的預期。
3. 經濟數據公布
- 11月26日, 週二 – 預測11月美國消費者信心為126.1,比10月的125.9為高。(FactSet)
- 11月27日, 週三 – 預測美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額(GDP)季增率為1.9% (第二次預測),與首次預測相同。(FactSet)
- 12月6日, 週五 – 預測美國11月非農業職位新增180,000個,失業率預測為3.5%。(Fact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