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博邁為投資人回顧與展望本週金融市場三要事。
回顧過去:
1. 中美貿易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支撐美股上揚
-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原則上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中方同意向美方購買農產品,而美方則暫時不會按原計劃在10月提高對中國貨品的關稅率。
- 投資者寄望,雙方能夠繼續取得進展,使美方除了不會於10月15日將對中國總值2,500億美元進口貨品的關稅率由25%提高至30%之外,也將取消於12月15日對中國1,560億美元進口消費品加徵15%關稅。
- 美方已要求中方減少對國有企業提供補貼、停止操縱匯率和強迫技術轉移等,但與中方仍有分歧。雖然如此,投資者對兩國關係似有緩和跡象反應正面,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上週上升0.6%,而10年期美國國庫券殖利率也上升至1.74%。(彭博)
2. 歐洲央行會議紀綠揭示意見分歧
- 據上週公開的歐洲央行9月議息會議紀錄顯示,與會成員對如何穩定經濟增長意見紛紜,包括應否重啟量化寬鬆計劃(QE)和降息。部分成員反對重新收購資產,認為在目前債券殖利率已極低之下,購債計劃的成效已大減,且應將QE作為最後措施。
- 若排除實施購債計劃的話,部分成員支持降息幅度超過現已決定的10個基點;至於另一些成員則不贊成降息,指出負利率已帶來不利的影響。
- 儘管內部意見不一,但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同意,必須採取行動應對當前經濟的暗淡前景。
-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將於本月底任期屆滿,並由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接任,相信在其接任後將要團結成員以捍衛該行的政策信譽。
3. 上市後表現不濟,新創公司財務成焦點
- 創投基金在過去十年為新創公司提供大量融資,以期獲得更快的增長,但在新創公司今年陸續上市後,部分融資者開始反思這種獲取更高獲利的方式。
- 美國共享工作空間供應商WeWork申請首次公開招股(IPO)觸礁,而在今年早前上市的「獨角獸」(“unicorn”)公司如SmileDirectClub、Uber及Slack在上市後的股價也相繼顯著下跌,成為觸發投資者檢討策略的導因。
- 美國新創公司在2018年獲得創投基金提供總值1,310億美元融資,但現況已使創投基金開始更著眼於詳細財務模型,並重視毛利多於純增長,相信對財務模型的要求提高將增加新創公司未來獲得融資的難度。
展望未來:
1. 美國由本週五(10/18)起對歐盟總值750億美元進口貨品加徵關稅
- 由於英國奢侈品輸美的佔比達到24%,相信英國將首當其衝。(彭博)
- 不過,美國對歐盟加徵關稅也推高進口食品價格並打擊銷售,尤其是在旺季假期前,可能影響全國逾30,000個食品零售職位的穩定性。(U.S. Trade Group)
2. 美國銀行業掀開公布第三季財報序幕
- 預測標普500第三季企業盈餘年增率將下降4.6%,是2016年第二季以來首次連跌三季。摩根大通、富國、花旗和高盛將於本週二公布財報,市場預測標普500指數金融類股本季盈餘年增率將下降2.6%。(FactSet)
3. 美國和中國公布經濟數據;歐盟舉行峰會
- 10月16日, 週三 – 預測美國9月零售銷售月增率上升0.3%,比8月的0.4%為低。(FactSet)
- 10月17-18日, 週四至五 – 歐盟峰會將討論英國脫歐發展情況。
- 10月17日, 週四 – 分析師將留意中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工業生產和零售數據以了解貿易戰的影響。